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建设,MK平台教师自主发展团队“鲁一班”以“教师读书半月谈”为媒,继续深化开展教师共读活动,共读启智,唤醒教育生命力。
本期我们选取教育学者李政涛和李栋合著的《教育的唤醒: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》作为共读书目,通过"自主研读+小组研讨+实践反思"的三阶模式,搭建起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对话的桥梁,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迭代升级。
《教育的唤醒:探寻实践哲学的教育方式》,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,作者是李政涛、李栋。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华东师范大学“生命·实践”教育学研究院院长,李政涛教授在本书中重点探讨了教育的实践品性与真谛,教育实践对人类实践的贡献价值与实现价值的过程,以及教育实践与其他实践的互动生成的关系机制等。通过对实践哲学的深入研究,分析教育在人类实践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,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逻辑。
读了《教育的唤醒》一书,其中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‘增能’”一章节让我印象深刻。文中提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“增能”,就要形成“理解自我—诠释教学—教育行动”三维立体化发展路径,以“三重增能”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。理解自我,在团队对话中唤醒专业自觉;诠释教学,在知识共创中突破认知边界;教育行动,在协同创新中锻造实践智慧。当我们启动自身内驱力,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持续学习和实践,就能实现专业成长质的飞跃,让教育生命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。——鲁春红
《教育的唤醒》这本书让我深刻领悟到教育本质是唤醒生命的内在力量。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"每个孩子都是待点燃的火种"。作为小学心理教师,这个理念给到我新的视角:心理教育不应该只是对问题的干预,更要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潜能。以后我将在工作中更注重倾听儿童生命的律动,通过课堂游戏、心理绘画等多种方式创设唤醒情境,引导孩子觉察情绪、建立自信。特别是在心理课上,我更要像园丁培育种子一样耐心等待,用温暖陪伴代替急切纠正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包容的氛围中实现自我觉醒。这启发我重新思考心理课堂的价值——不仅是传授技巧,更是一趟唤醒心灵的旅程。——段霜
这本书在貌似感性的书名之下,以极具理性思辨的角度探讨了实践哲学视角下的教育方式,丰富且刷新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。作为人类在劳动、伦理、政治、艺术和宗教之外的第六种实践活动,教育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独特的价值。教育最本质的特点是把外在的知识、价值观念和规范等文化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精神,这种转化是教师通过学生的实践才能发生。这就意味着,教育不是两个主体间简单的传授,而是生命之间充满智慧的抵达。当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了对自我生命独特价值的觉察,教育就成为生命之间相互滋养的过程。——孙文静
李政涛教授的《教育的唤醒》把“实践哲学”里教育理论转化机制分为情感体验、话语认知、思维意识、行动策略四个方面,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。身为青年教师,积累教育理念并达成理论认同是关键一步。我们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,主动学习教育前沿的新理念、新知识与新方法,拓宽教育视野。此外,反思意识、重建意识和批判意识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。作为青年教师,要自觉地对自身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反省,及时纠察问题。最终把教学改进落实到行动层面。在教学行动中,我将积极把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方法论,调整教学行为,把教育理论渗透到备课、授课、评价等各环节,逐步形成稳定的教学风格。——王敏
本次共读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哲思的深度碰撞,更吹响了教学实践改革的集结号。让我们以《教育的唤醒》为起点,在实践哲学的指引下,让教育成为双向奔赴的觉醒之旅,共同谱写"双向唤醒,共生共长"的教育新篇章。